当前位置:
星联科技ERE产业园开建
来源:佛山日报 阳桦 | 作者:NHbigdata | 发布时间 :2020-02-28 | 105 次浏览 | 分享到:
12月31日,位于佛山三龙湾高端创新聚集区南海片区的星联科技ERE产业园正式开工建设。

昨日,位于佛山三龙湾高端创新聚集区南海片区的星联科技ERE产业园正式开工建设。该园区是全球首创“基于拉伸流变的高分子材料输运方法及设备”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创新载体,建成后将以产业集群孵化的形式推动高分子材料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星联科技ERE产业园效果图

项目建设工期约一年半

ERE产业园坐落于南海区三山科技产业园C号路,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近期投资5.2亿元,是集合核心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孵化、高分子材料开发及检测、人才培养与引进等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式创新型科研实体和产业孵化园区。

“基于拉伸流变的高分子材料输运方法及设备”专利技术是我国在新材料加工领域的一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可应用到塑料挤出成型、塑料混炼改性、橡胶加工、天然高分子材料加工等领域。这一技术的应用,在上游将促进一大批应用于军工、国防等领域的新型高分子材料的诞生。对下游将推动航天航空、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领域相关产业转型升级。

广东星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伟明介绍,ERE产业园汇聚各应用领域的行业资源优势,与国内外不同应用领域的优势龙头企业战略合作,与高端人才队伍组建多个创新实体,以产业集群孵化的形式推动高分子材料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项目建设工期约一年半,到2025年,年产值有望超百亿元,并撬动相关产业过千亿的增值空间。

建成后的ERE产业园,将集中打造“技术研发、研发制造、应用开发、检验检测”为核心的应用开发闭环脉络,实现“足不出园”就能高效地完成新应用开发。同时还配套人才培训中心、设备生产制造平台、新材料制品生产平台等功能,为ERE产业集聚孵化提供完善的应用落地条件。

民企高校合作的成功典范

据了解,该产业园是南海区民营企业嫁接高校团队科技创新资源、提升企业创新水平的典型案例。“虽然ERE技术在实验室取得了成功,但产业化是一个全新的进程。”ERE技术发明人、中国工程院瞿金平院士表示,和星联科技合作的四年多时间,合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关键难题。随着产业园开工建设,ERE的发展将迈入一个新阶段。

当前,南海正在抢抓“双区驱动”机遇,扎扎实实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南海区委常委伍志强表示,ERE 技术的含金量高、平台应用广泛,希望产业园建成后能够迅速发展成为ERE技术尖端引领和成果转化的集聚高地。

该项目也是三龙湾南海片区2019年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的收官之作。2019年,三龙湾南海片区积极响应我市“抓落实、求实破”的要求,加快招商引资和已签约项目开工,至今已实现电竞文创产业中心、澳门城项目等一批项目揭牌和落地。

相关文章